纪念馆号:  建馆人:  建馆时间:1970年01月01日 

最新祭奠

返回首页 | 个人档案 | 祭奠 香蜡

姓名热烈庆祝本公司网站正式上线了 【】 2012-11-21 15:45:21

热烈庆祝本公司网站正式上线了

姓名公墓的由来 【】 2012-11-19 16:08:19
公墓主要是指人去世后,将遗体或骨灰式遗物统一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地点。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和进步。其大致分如下类型:
  1、古代诸侯王的公墓:有些也可称为皇陵,这是由权力而形成的。
  2、宗族墓地:指安葬同一信仰或思想人员地方。
  3、家族墓地:指安葬自己家庭有关人员的地方。
  4、特色墓地:指因为某个特定事件或战争等因素造成,而设立的安葬有关人员的墓地。
  5、公共墓地:指是安葬社会各界人士去世后的地方,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殊要求。
  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。公墓反映地理条件、宗教信仰、社会观念以及美学和卫生上的考虑,有时因陋就简,有时富丽堂皇,甚至超过生者的居住区。公墓也可能被奉为「圣地」或禁区。在日本、墨西哥等国,公墓是在某种场合为纪念死者进行参拜之处。在另外一些国家以及其他宗教团体,公墓荒凉简陋,鲜有人迹。
  在大多数文化形态中,为死者提供葬身之地原是家族的义务,因为人们普遍相信,人虽死而亲缘关系犹存。在《圣经》中,亚伯拉罕从赫人所购之地,其主要特点是有洞穴,亚伯拉罕可以将他家族中的死者葬在其中,保有家茔是长期流行於世界许多地区的习俗。家茔的地点往往要加以选择︰在中国,由风水先生选址,选风好水佳的地点;韩国人传统上请泥土占卜师选定吉地,使「邪灵凶鬼」不能望见。与先人团聚的愿望一向十分强烈,亚裔孝子有时不惜重资把先人遗体运回日本或中国安葬;在西方世界,人们往往把死者遗体用航空、铁路和海运方式「运回故土」。即使是在由部落或社区负责提供墓地的场合,葬身於社区墓地也是众人羡慕的特权。外乡人可以居住在市镇或城市,但不能葬身于它们的公墓。古代犹太人、罗马人和其他民族建立特别的公墓为埋葬罪犯、异族人和贫穷人之用。在欧洲,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若干年代,经过定罪的巫者和杀人犯,还有自杀而死者,都不得葬于公墓。
  环境卫生上的考虑一向影响到公墓的性质及选址。例如,罗马人和犹太人就认为公墓具有危险性,因而把墓地安排在罗马及耶路撒冷的城垣之外。古代埃及人和中国人同样也有这种环境卫生上的考虑。另一方面,基督教徒却不考虑此点,他们的地下墓穴既是集体墓地又是礼拜场所,到了基督教徒可以自由举行宗教活动的时代,他们把死者葬在教堂或教堂后面的墓地。6世纪以后,人口过于稠密已是十分普遍的问题,于是许多世俗当局决定恢复罗马国旧制,死者必须埋葬在城垣之外。但是,教会的土地不受世俗环境卫生法的约束;于是,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,问题愈益严重。
  到了18世纪中叶,教会墓地拥挤,城市范围之内也再无埋葬死者之地,其后果已是众人忧虑的问题。教堂的地下室以及教堂周围的狭小空间已经是棺木丛集。这种场所许多已成为病源,常去者难免罹灾。在教堂墓地,掩埋的棺木逐层垒置,高到距地表仅几呎(有时甚至仅几吋),地面不断升高,常与教堂低层窗口持平。为了给新葬者腾出空间,教堂司事只好暗中将骸骨和尚未完全腐朽的屍体移往他处,有时是有计画地另行掘坑掩埋,掘墓工将挖出的棺木铭牌、棺柄、棺钉收归己有,当作废金属出售。这样一来,教堂墓地附近的居民往往丧失健康,面色难看得令人无法忍受。
  各大城镇的这类情况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,在伦敦,由于人口众多,死者也多,这种情况更加及时受到公众关注,经过不止一次地采取治标措施,终於在1855年依法关闭全部教堂墓地,仅留少数例外。早先已有私人企业在伦敦附近开办了几处公墓,但是1855年的《丧葬法》标志著英国和爱尔兰公墓制开始实施。几乎在各个地方,在城市和市镇范围以内的墓葬都已废止,若有某地尚有墓葬,则必须以种种方式保证其无害。
  从1860年起,在教会墓地埋葬死者的习俗,在许多国家逐渐终止,丧葬经历了一个过程,先是在私人地产上单葬,再是葬於教堂墓地,再是葬於公墓,今日则是葬在纪念园中,各坟以金属牌标出,不再用传统的墓石。19世纪最大的此类工程之一是英格兰的布鲁克伍德(Brookwood)纪念园,它是由伦敦墓地公司(London Necropolis Company)所兴办。它在伦敦市内有私有火车站,在公墓范围有两个这样的火车站,有自己的电报挂号,并有针对不同宗教、民族、社团和职业的特别葬区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福雷斯特劳恩公墓(Forest Lawn)或许是这类设施中最著名者。在美国,目前仍有公共公墓、合作公墓、教会公墓和大规模的共有公墓。对於军人和军人家属,除了州、县和市开办的公墓以外,联邦政府还在美国境内和国外办有许多国家公墓。在现代公墓,由政府机关、宗教团体、商业机构或其他负责机构出售地块。丧家须缴纳一定费用以使坟墓常年受照料,同时还要为开墓以及司事和监督人员所履行的其他工作缴费。
姓名落葬注意事项 【】 2012-11-19 16:01:26

1、为逝者选定落葬吉日。
2、由亲属动手在落葬的石穴内焚烧少量黄纸暖穴,以免发生石棺爆裂。
3、由亲属铺金布于石穴底层,按朝南或朝西坐向,小心安放骨灰盒,在骨灰盒上铺上银布,再覆盖红布,顶上摆放玉佩和铜钱。如用骨灰盒保护箱时,应由亲属先将金布铺于保护箱底部,小心安放骨灰盒,在骨灰盒上铺上银布,再覆盖红布,顶上摆放玉佩和铜钱,骨灰盒左右或前后缝隙中放入干燥剂。在石穴空间允许的情况下,还可置放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,不要放入有污染或有安全隐患的物件。
4、亲属确认上述过程后,由封穴人员负责封穴,亲属亦可协助封盖。
5、亲属进行祭供仪式,在墓碑、墓穴及墓位空地献花篮、花束, 并供放鲜果等。可对逝者讲些告慰之话、也可以读祭文,以示悼念。祭供仪式简短为宜。
6、参加落葬的亲朋好友肃立默哀,并三鞠躬,祭奠仪式结束。

姓名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【】 2012-11-19 16:00:47

带孝、卸孝
  在回灵之前,孝子孝妇所穿孝衣是麻衣,回灵之后,全家脱下麻衣,孝子改在右臂挂麻布手圈或乌布手圈,孝妇改在头上插白花,称为带孝。带孝期间,男女均穿素色衣服,不能穿红带绿,不宜嫁娶,逢有喜庆也不能办,要等到卸孝之后才补办。卸孝是在升龛点主丧事完结时,卸下身上一切带孝的标志。

报  丧
  客家地区,报丧人不论晴雨须带伞,到亲友家将伞倒放堂前,告明来意。亲戚给报丧人封包一个、鸡蛋一双致谢。在黄冈,报丧人不能进入亲朋家里,只能在门口呼叫后告知,亲朋舀一碗冷水给报丧人喝,一般喝一口,然后在门口倒掉。此时,亲友前来送楮仪,要回送一对红丝线, 或加一条毛巾。
 
入  殓
  入棺前,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,边行边哭泣往水滨,投钱于水中,顺流以瓶装水,叫“买水”。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,以报养育之恩。入殓时,棺内要填满纸、手巾、扇等日常用品。此时,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,叫“爬棺”,以示告别。然后择时下钉,每下一钉,都要说一句吉利话。除孝子孝妇外,其他人与入殓时辰相冲克的,不可看死者入殓。一般人家,在死者入殓后即择时出殡,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,叫“企厅”,供亲友前来吊拜。孝子轮流侍守棺侧,每当有亲友前来吊拜,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,灵后女眷要放声哭泣。“企厅”有的一年,有的长达三年,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,以防流出尸汁。
 
看 风 水
  堪舆术的俗称。是营建堂屋、庙宇、坟场以及修桥造路的一种旧俗。营造之前,须请地舆师(俗称地理先生)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,用“罗庚”(指南针罗盘)校测方向,然后择日点穴,规划格局,卜吉择日动士。潮汕地区此俗甚为顽固,民间有许多关于虱母仙何野云建寨场的传说,也有许多因为迷信风水引起的纷争案例。
 
升龛点主
  旧俗父母未亡时,多已先制备神主脾(俗称家神牌)置宗词龛中,罩着红布,上写“长生禄位”。若父母一方已亡则揭去红布,露出已亡一方的名字,未亡一方用红纸封位。神主牌用金粉和榕树胶写着:
           考讳×××公 
      祖        神主    
           姚懿×××氏       
  在男女均未亡时,“主”字欠写一点,为“王”宇。一方亡后,在做最后一次旬祭时,请来族长或有地位的人为神主升龛“点主”。点主者用毛笔醮榕树胶在“王”字加上一点,扫上金粉,并念吉祥韵语,如:“一点是主,神灵归府,福荫子孙,富贵长久。”点主毕,宴请宾客,丧事至此完结。

饲生·恋亲·视尸
  饲生和恋亲视尸是死者入殓前,其子孙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的礼仪。饲生由孝子奉白饭二小碗,豆干红糖各一碟,跪在父母尸旁,念道:“父母饲我大,我饲父母老。”说着用箸尾夹一,点饭莱放在父母口里,又转用箸头夹一点饭菜自己吃下(这是表示阴阳有别)。
  饲生毕,由和尚执魂幡在前引路,长子捧香炉跟着和尚,其余子孙均拈香随后绕尸而走,和尚边走边念经。死者是男,绕尸走圆形;是女,走方形。俗以父是天,母是地,而天圆地方,故此。

姓名世界丧葬礼仪拾零 【】 2012-11-19 15:56:57

冰  葬
  这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。老人患病后不愿成为家庭的累赘,当他们预感到死神将要来临时,就对儿子说,自己年老困倦,想要睡觉,需要一张兽皮,儿子会意,即准备一个冰洞,让父亲躺进去,用兽皮盖好,然后用冰块封住洞口,父便安然死去。五天以后,儿子需在冰洞上方挖一小孔,认为这样父亲的灵魂便可离开冰洞,升入天堂。

戴帽悼亡
  戴帽悼亡这是古巴热那河流域居部分定俗。在当地,不论男女,平对任凭刮风下雨,一概不戴帽子;如果家中亲人世,则戴帽一星期丧示悼念。

架船天葬
  是大洋洲新爱尔丝岛钦达须地区通行的葬礼。当地居民曲弗仪“天葬”与“水葬”结合起来,人死以后,尸体被加以装饰,放到一只小船之中,然后,人将这只盛尸船架在树权上,实行天葬。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,尸体便光合腐化。别人把剩下的骨骸,或者收集起来埋入地下,或者分散到家中,或者分散到森林之中。

洞  葬
  马里多贡族的丧俗。多贡人世居山区,其村落的某一处山岩项端要建有用石块垒成的小型尖塔,塔旁是一深不可测的山洞,用以安葬死去的人的尸体。多贡人对去世者要举行洞葬仪式。亲友乡邻攀上垒有小塔的山顶,并用绳子把尸体拽上去再吊入安放死者的山;:达时"洞葬"就完成了,既不盖土,也不火焚。

葬礼、婚礼
  法国萨芜华有罗阿勒镇的婚俗中必须举行葬礼。该镇青年男女的婚姻须得到双方家中的同意。订婚仪式在女方家中举行;男方家长在订婚宴上要当众赠给未婚新娘戒指或珠宝。女方在婚前要把嫁妆送到公婆家中,婚后要与公婆一起生活,不另立门户。婚礼通常在饭店举行,酒宴席旁摆有棺材—口,宾主互相碰杯痛饮,欢声笑语不断。宴会结束,奏起哀乐,点燃昏暗摇动的蜡烛,举行安魂祈祷仪式。
  仪式结束,新郎新娘走在棺材之旁放引魂,宾客在后尾随,前往河边送葬。队伍来到两边将棺材扔进河中,或是将馆材埋在田地的土穴里;以示童年的结束或是表示与单身生活告别,继而再正式举行婚礼。

一墓两碑
  是美国阿米族人的葬俗。人们平时穿一身黑色衣服,而死后却全身换上白色衣服。死者在家里停放三天后才埋莽。坟墓上立两块石碑,一大一小,大的立在头部,小的立在足部。

死前忏悔
  墨西哥阿斯特克族习俗。老人在离开人世前,要向祭司忏悔,把自己一生中所犯过失甚至罪恶全部都说来,求得神的宽恕。平民百姓要到祭司家忏梅,上层人物在自家忏悔,忏悔的日子越接近死期越好,忏悔前,忏悔者把香料入炉中,并用手指触地,表示向火神大地宣誓,接着开始叙自己的一生,交代自己所犯一切过失。忏侮完毕,祭司要对忏悔者进行惩罚,用尖尖的木刺刺穿他的舌头,有时木刺多达八十根,忏悔仪式过后,忏侮者如释重负,不再担心死后受到惩罚,可安心等待死亡了。

绝 尸 葬
  这是大洋洲圣克里斯托巴尔岛、加译尔半岛居民的葬俗。当地人认为死人的精灵会在村中游荡、作祟;因而,人死后,举行过葬仪准备下葬的时候,要将尸体加以捆绑。有的是用绳子把死者脚指缠使,也有的是用席子把尸体包裹扎缚,然后,再埋入墓穴。认为这样死人的精灵就很难出来扰乱村民的生活。